有時候人很奇怪,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只想吃很簡單很簡單的食物,太豪華還不行。前陣子超想吃陽春麵,又加上婆婆做了一大碗公嚇死人多的素肉燥,我冰在冷凍庫中慢慢吃,這時候用來作陽春麵真是太適合了。可是陽春麵還是有更陽春的作法,以及稍微厚工的豪華陽春麵作法,端看各位當時想吃的程度有多高,在來決定要多豪華的陽春麵?
我小時候不懂陽春麵的意思,還覺得陽春這兩個字取得真好聽,大概是指清湯麵的意思吧?那時候還吃葷,家裡附近的夜市陽春麵上面除了青菜,有時候還會加一個貢丸,或是一片薄薄肉片,有時候還會問我要不要加蛋?清爽的湯頭加上一點點油蔥肉燥,就整個香氣逼人,那是我認識陽春麵的最早記憶,覺得這個好名字取得真可愛。
不知道到了哪個時候才了解了『陽春』的意思,還有點小小的失落感:原來陽春指的是最簡單不豐盛。。。小小的心靈有點兒說不出的感受,這才懂了媽媽以前常跟我們說她做小姐時為了省錢,連一碗陽春麵都捨不得吃的真正意思。
先來講萬用素肉燥,這是我婆婆發明的配方:
材料:大蒜兩瓣拍碎切碎(全素者用薑末取代,約1/2大匙)
乾素肉碎一大碗用水泡開擠乾備用(會發漲)
豆瓣醬約1t
潮溼型的豆匙約2大匙 (可以不加)
醬油適量(調成醬色用)
糖(或味淋)
也可以用一點點乾香菇碎末,很香
作法:
1.用較多的油(我婆婆用油比我多很多,果然順口好吃)小火爆香大蒜(或薑末),之後放入豆瓣醬和豆匙和醬油繼續炒香,加入泡開的素肉碎充分翻炒,用醬油調整鹹度,加點水煮個10分鐘,直到收汁。
2.做出來的素肉燥是乾的,粒粒分明,最底下會滲出一點點油,沒有任何湯汁。
可以放冷凍庫長期保存。使用大蒜香味較強烈,但完全吃不出來有大蒜味,因為整個煮甜了。
用薑末味道溫和,但不要太多而把薑味凸出了,其實整體氣味是融合的說不出哪一個材料最強。
素肉碎,大豆分離蛋白製成,無味。我喜歡有機的,品質較好口感也優,又是良好蛋白質來源。
唯有大豆蛋白碎的豆臊味頗重,需至少換水泡開3次,最後要完全瀝乾水分才下鍋,也需要重口味的醬料才能完美掩蓋臊味。
陽春法的陽春麵:
材料:(約兩三人份)
紅蔥頭看大小,大的就三辮切末。(全素者可以取代為:乾香菇末+榨菜末來爆香!我個人喜歡乾香菇比例比榨菜高一點點,因為榨菜爆香過後的氣味很濃,我不想在清湯麵中凸出這一味,看個人囉!)
花干或油豆腐(我愛花干我愛花干我愛花干)
青菜自己燙
香菜或芹菜末適量
素肉燥每人份放一大匙
昆布高湯粉1/2小匙(也可不用)
作法:用油小火爆香紅蔥頭,我是不爆到變金黃色的,大約有點乾而已,我覺得爆的太金黃會有點苦。
之後加入清水和高湯粉以及花干一起煮到大滾,另用一鍋煮好麵條,將湯頭淋在青菜,素肉燥和芹菜末上,灑上一點點白胡椒粉。(花干或油豆腐或豆泡都要一起滾湯,因為豆香味也會融入湯中喔!)
豪華版的陽春麵:
以上材料都一樣,或是放入你的冰箱中的材料。不用高湯粉,自己做簡單的高湯。(陽春高湯方法也要陽春)
高湯:
中型白蘿蔔一條切大塊
水約2500cc
昆布一條。(日式超市都有賣做高湯用的乾昆布,有白色的結晶粉末,千萬不要洗掉啊!那是天然味精!)
水煮開了放入蘿蔔加蓋子滾上20分鐘,之後再加上昆布煮上10分鐘即可。不必放鹽或油脂。冰在冰箱中之後幾天要做湯都很好用。(昆布可以撈出來切段來吃,或是用來煮昆布味噌湯)(白蘿蔔也可以撈起來另沾醬油膏和香油吃)變成陽春小菜。
高湯懶人版:把一條乾昆布剪小塊,乾香菇數朵隨意沖洗乾淨,兩者一起丟進寬口水壺中蓋好,丟進冰箱至少浸泡10小時,你就有懶人高湯可以使用了。覺得太濃就稀釋使用,太稀就多倒一點。
最後,我連吃了五天中午都吃陽春麵,最後終於謝謝下次再聯絡。
口味小變化:陽春麵湯在煮的過程中多加一小匙素沙茶醬,不要讓沙茶味道凸出,把它當「高湯底」使用,鮮味會升級喔。
素肉燥還有不同的作法喔~以下是延伸閱讀
2.素榨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