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363194489.jpg

我原本以為這本書大概會像一般營養知識類的書那樣,而且一到手時發現字很多又很厚!似乎會很艱澀嗎?大概要教你怎麼吃,或為什麼要這麼吃,用一些營養學中會出現的專門知識來教你這些食物進入身體裡的化學變化,因為這本是談脂肪,所以我做了大概是脂肪酸和什麼單元不飽和脂肪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這類的專有名詞被充塞的閱讀前心理準備,啊結果,當然這些名詞還是會出現,但這本書跟我一開始想像的完。全。不。一。樣,而且也差~太多了吧?

我以為我在讀科南耶?怎麼是偵探推理內容啊?我完全忘記本來是要把它當營養教科書來看的,因為它根本是黑幕大揭露之書!揭露什麼?揭露我們一般被裝罐的低脂飲食養生知識,其實是大約半世紀之前的一群頂尖營養學家用扭曲的實驗堅持己見,並且強力打壓相反的其他科學證據,以及國家單位盲目的支持,還有食品工業背後商業利益撐腰的「結果」。

看不懂嗎?

意思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飲食「常識」並非來自科學實驗的結果,而僅僅只是某個個人的堅持己見而已。這有沒有太扯?而且將近半世紀以來,其他非議都被排斥連論文都沒有科學期刊願意刊登,沒有營養會議會列入討論,更沒有人會花錢支助你繼續研究發現「前人真的有問題」的研究經費。這根本不是科學,因為一旦被認定是A結果,就不可有其他觀點是相反的,儘管A有很多問題!作者用資料來實證這種一言堂式的「知識綁架案」發生的前因後果,所以我才說很像在看科南。

看起來,本書作者對於當初那些只是提出不同的研究觀點就被猛烈打壓的可憐營養科學家們感到很憤慨,事情已經過了半個世紀,這本書像是平反,所以她舉出的事證都有名有姓而且時間地點和資料內容都十分精確的呈現,這樣才有說服力。看得我十分訝異,因為我們以為「吃太多油不健康」竟然是不正確的觀念,也是被「成功植入」的觀念,為什麼會這樣?她仔細的告訴你。

從動物油(飽和脂肪)不好開始引燃這一連串的混戰→低脂植物油才好→地中海飲食才好(橄欖油)→人造奶油才好(反式脂肪)→現在誰才是好?(高脂低碳)

這一連串的故事,也難怪作者要寫出這麼厚的一本書了。

我是以看8成翻2成的方式讀完此書的,不太想看仔細的抹黑混戰就用翻的,想看仔細的單元結論就一個字一個字看,可連註釋都沒放過啊!

因為我仍然在學習更好的飲食方式。最近生酮飲食不是很紅嗎?低碳(低醣)飲食又是什麼呢?這本書不是在解釋這些名詞,但是看完此書後,會更瞭解它們。

簡單的說,大家誤解了脂肪在身體內的作用,以前以為膽固醇是吃太多動物油造成的,但事情並非如此,反而,高飽和脂肪才能讓你擺脫高膽固醇的問題(原因書內會細說),身體會調節成健康狀態,但這前提是「限制醣類攝取」。(醣=碳水化合物=所有澱粉=糖)

而植物油的危險性可能更高,因為植物油雖然沒有膽固醇,但是卻比飽和脂肪還要不穩定,因此遇到高熱將會產生許多質變,已知已有許多有致癌性的化學物質逸出,但可笑的是目前「沒有經費支持這項研究」,因為那些高端的研究機構都不想知道植物油的壞處。

當初推行植物油是因為要降低心血管疾病,但萬萬沒想到,心血管疾病是稍降了,但癌症和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卻大幅巨增。

這本書有許多結論都會令你下巴要扶好!

簡單說明:PS1因為不吃油,就得用碳水化合物去補足飽食感,於是〝大量的碳水〞才是問題,當它們進入體內,會快速升高胰島素,命令身體細胞瘋狂把從碳水分解過後的葡萄糖吃掉,多餘吃不完的能量只好儲存成脂肪類的型態堆積在體內,肝醣儲滿了,就會成為三酸甘油脂在體內竄。這些過量的碳水容易使身體發炎,是身體不需要的過量營養素。

PS2碳水化合物大部分在哪裡?所有你吃得出來含有澱粉質的東西,五穀雜糧皆是,還有所有你吃得出含甜味的東西,砂糖就更別說了。(碳水化合物是身體必須營養素,但我們一般都吃得太多了)

不過,我對此書作者也有許多提問,並不是質疑她說的結論不對,而是沒有全面性。例如1,她強烈建議要恢復古早時代以動物油脂做為脂肪的來源,肉類可以盡情吃到飽,但要排拒甜食和澱粉(包括水果,因為太甜),但她完全沒提到身體需要纖維素植化素,需要抗氧化能力高的植物性養分、酵素etc.,假如如她所說的來吃,長期下來我也不會覺得是健康的,因為太不均衡了。例如2,她沒有解釋資料中高脂飲食的族群很健康是沒錯,但他們能無病而長壽嗎?例如3,大量的肉和油脂對人類腸道而言並不好消化,因為我們不是肉食性動物(從人體無法合成維他命C就可得知),該怎麼解釋人類必須來自植物性營養的部分?

還有,動物性食品的需求量要更多(肉要吃到飽!),地球會被吃垮啦!

說是這樣說,在於重新學習「對脂肪的新觀念」這一塊,這本書還是很有益處的,我也重新審視自家的飲食,更加瞭解老蛋的三酸甘油脂紅字該要怎麼調整?也瞭解自己爸媽這幾年受病症所苦的可能原因是什麼?(爸媽已經吃了超過30年的素,而且是少油少鹽蔬菜超級多的那種,我一直不解,這樣為什麼還會生大病?)

當然,疾病的成因不是單一性的,也不是每人都一樣的,但,是否在飲食上還可以再修正?因為食物就是慢性的藥啊!從這本書中學到,我們吃得太不油,就是首要大問題!脂肪在身體內的化學變化,複雜到不是「油=肥胖=疾病」這樣的思考模式,反而不油所造成的疾病還更多啊!

看完此書,,我做了什麼改變?因為沒辦法一一詳述以下每點背後的理由,但可以歸納如下:

1.提高每日攝取的油脂含量,吃起來要類似吃外面自助餐那樣的油量。(平常也真的吃很少的油)

2.吃入的油也增加原來很少有的飽和脂肪,來源是奶油和椰子油。(除了甜點之外,平時幾乎沒有用奶油的習慣)

3.植物油目前不會選大豆油葵花油這一類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因為偶爾外食就可能吃到不少,自家不需要再吃了。

4.繼續維持低溫烹調,甚至偶爾要油煎豆腐時,會改用安全性高的椰子油來取代。並且不會高溫爆香。

5.容易使油過熱的鍋具都不會再使用(例如鐵鍋類),絕對不會加熱到物理性不沾,因為那溫度保證已經使植物油變質。(書中有說,在達到發煙點之前都早變質了)(我的此文也有說過,發煙點已是最後一根稻草:談談安全不沾之外的危險問題:鑄鐵鍋傳統鐵鍋極鐵鍋

6.降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用量,也就是看得見的澱粉類食物和含糖的點心,把感覺不會吃飽的「叩打」用增加的油量去取代,因此飽足感不會變。

這一項最為困難,當我開始注意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時,發現生活中處處都充滿高碳水的食物,甜點零食都別想啦!我的點心區要暫時關門大吉了!本來是想研究低醣甜點,不過我實在很不喜歡大部分的材料要從國外購得,也很不喜歡赤藻糖醇後韻的感覺(甜菊就更別說了),既然沒有要吃生酮,其實也不需要那麼嚴格(生酮要把一天的碳水控制在約40g以下,告訴你,一片白土司的碳水就22g!一塊傳統豆腐只有6g。這裡有一篇文章連結很棒,可以學很多生酮和低碳的計算法)。我打算今後的點心,會儘量降低麵粉含量以較為低碳的材料取代,赤藻糖醇僅會取代一半的砂糖量,並不會完全拒絕砂糖。

執行上述項目(低醣飲食=低碳飲食)有一點痛苦,如下:(要實行低碳,就要提高蛋白質、脂肪和纖維素的比例,來填補原本吃碳水的空間)

1.不能吃零食甜食,或是要吃得更少

2.不能三餐都肆意的米麵吃到飽

3.必須要提高奶蛋製品的量,不太習慣。因為吃素很麻煩,缺乏蛋白質來源。我僅不過試吃3天的低碳飲食,就把豆製品(豆包豆乾豆腐)吃得極膩了!因為變化有限味道太單調。(是的,當然也不能用醬油膏這類甜味調味)

4.不習慣吃油,被洗腦吃油不好太久了,現在抓不到自己要提高多少的油量,才能不易飢餓,又能達到目標,又不會覺得噁心油膩?

我的低碳執行目的:1.降低體脂肪(微調減肥)2.降低三酸甘油脂 3.減少身體小發炎機率 4.提高小孩低膽固醇的問題(有沒有發現?我自認飲食上很注意,吃得多樣化又均衡到我敢教大家怎麼吃素,也幾乎不吃加工品,點心以前也自製多。但是素食多年下來,我們大人要降三酸和體脂肪,小孩總膽固醇卻過低?這到底為什麼卻是最近才開始瞭悟)

以上是目前的實驗性執行方針,學無止盡,學習健康吃食也無止盡。(短期調養身體時要比較嚴格,並非永遠不吃甜點,要吃也知道控制了)

附註:我不是專家,都是四處學習。以上的營養學知識也沒有花篇幅詳細解釋,如有解釋不夠詳盡的請多包涵,如有錯誤也請指教,但現在營養界對此觀念還十分混戰,不需要混戰我啊!

 

本書適合什麼人來看呢?

1.想要來一場腦內革命的你

2.想要更瞭解食物健康的你

3.對於生酮和低碳飲食感興趣的你

4.能夠閱讀大量推理文字的你

 

假如你很好奇,但是又沒空或是沒興趣看完全書,推薦看最後一章(第10章)就好!值得看!夠震撼啦!

加油吧!一起朝更開放的飲食營養觀念前進吧!(有什麼更新的飲食資訊,我也會一直改變不會固守習慣的)

 

===============以下是網路上的本書簡介摘錄==============

 

◆我們少吃脂肪,卻吃下更多碳水化合物:我們不吃肉、蛋、起司,卻開始多吃穀類、麵粉、馬鈴薯;所謂的「低脂」食品在去除脂肪後,為增加口感所添加的替代物也多以碳水化合物為基底。而諸多研究已顯示,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不只會導致肥胖,也可能引發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比起高脂,高碳飲食或許更容易讓我們致病。

◆我們捨棄動物油,改用植物油:許多液態植物油用於高溫烹調時都會變質敗壞,生成有毒化學物質,為維持固態而氫化時又會衍生反式脂肪,都將增加罹患癌症等各種疾病的機率。

  在本書中,調查報導記者妮娜・泰柯茲檢視各種實驗數據與研究資料,並第一手採訪諸多關係人物,
  揭發了一個難以想像的事實:我們對於膳食脂肪的所有認知,竟有著諸多偏差與缺失,
  而「低脂飲食」的營養建議,並未通過充足的科學驗證以確認其效用,
  反而只是因為某些研究者的過度詮釋與強勢主導、加以政府組織和食品業者的推波助瀾,就被奉為飲食圭臬。

  這個引人入勝的研究故事,將帶領讀者透視這六十年間營養科學的發展轉折,
  爬梳出一段精彩生動而出人意表的「脂肪」營養史,同時化解一般人對於脂肪的偏見,
  回歸尊重生物需求的飲食方向,使脂肪能在優質、充裕的攝取下,
  對人體發揮應有的保護功效,我們也得以歡迎這美味的靈魂重回生活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山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