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台灣突然竄紅的精緻點心,被喻為時尚甜點的象徵,馬卡龍只是在法國被發揚光大,所以後世的我們都以為馬卡龍是法式甜點,據說,這種點心在8世紀時即出現在義大利,沒有動人的故事,只知道馬卡龍大多出現在高貴的宴客場所。一枚漂亮的馬卡龍,表面光滑、無坑疤,在燈光照射下,還會泛著光澤,餅身的下緣還會因為烘烤出現一圈漂亮的蕾絲裙,這, 才是完美的馬卡龍。馬卡龍的口感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完全無法將外型與口感作聯想,當咬下口的剎那,有立刻被征服的感覺,是驚喜、還說不出為什麼,必須要回過神來,再咬一口,才有思緒可以思考,這連連而來的驚艷口感到底是什麼。 完美的馬卡龍,口感層次分明,首先入口的是很薄但卻非常酥脆的外殼,繼續是又軟又綿密還稍微帶點黏牙的內層,這樣外酥內軟的迷人滋味,不得不說,馬卡龍還真是別緻。 於是光是文字形容和網路上大家熱烈討論製作方法,就十足引起我們的好奇。因此我也一度很認真的做,雖然我們都沒吃過,但是我相信應該是好吃的,沒人說馬卡龍不好吃,都說它是多優雅別緻的精緻點心,又多美味,口感多特別,一個還賣到六十塊!網路上的文字描寫到不吃過這玩意好像就沒吃過真正的甜食。 我按照網路上的食譜作出來了。結果呢?好甜。連黑小喵都懷疑我做的不好。可是我也沒吃過真正的馬卡龍,也不知道到底錯在哪裡?黑小喵說:『報導說什麼服裝發表會的會後餐點,馬卡龍一出來,明星們都還搶著吃!那應該是很好吃才是!』 對,我做的馬卡龍談不上『很好吃』,可是口感和網路上說的一樣了呀?只差烤不出蕾絲邊,我一樣是外酥內軟,表面有光澤。只是因為太甜,我沒有把兩片中間夾奶油黏合起來成為一個。 我真的納悶極了,和黑小喵約定:『有機會誰吃到真正的馬卡龍一定要告訴對方吃起來到底如何?』 結果,大約就這樣過了兩三個月,某一天接到黑小喵的電話。她去某家五星級飯店吃飯,剛好有馬卡龍,於是和同行的朋友解釋著它現在在台灣有多風行,網路上說有多麼多麼地好吃,多麼奇妙地口感,又有多麼地難製作,因此她非點它吃吃不可!懷著朝聖的心情,在五星級飯店裡吃那小巧的馬卡龍價值不斐,可是她覺得一定夠道地,也一定值得花這錢嚐試,於是她用發光的眼睛,滿心期待的咬了一小口傳說中的聖品,結果: 一時之間她說不出話來!想到之前好幾個月都在找馬卡龍,網路上的文字那麼動人,大家都彷彿迷戀它卻不易嚐到,也都信仰著它是如何的美食。咬下去的那一瞬間,黑小喵突然覺得有種受騙般的生氣,簡直是把剩下的另一半馬卡龍丟回盤子上。『馬的!這種東西有好吃嗎?』這種甜度簡直比直接吃方糖還難吃!(黑小喵平常是不會有髒話的,可是那一瞬間她竟然在心裡罵了髒話,而且還在電話裡轉敘給我聽,我笑得噴淚!) 原來,我的馬卡龍是對的,那就是甜,真正的馬卡龍完全甜到不行,我做的時候還減了糖,懷疑食譜有問題。馬卡龍的甜是比直接吃糖還甜,至少黑小喵一直算是甜食的愛好者,竟然也難以接受。過甜就不叫享受。 真的去法國嚐過馬卡龍的表哥也說我的馬卡龍甜度是對的,只是他們是配黑咖啡之類無甜味的食物一起吃的。 我很感謝黑小喵比我還先嚐了馬卡龍,讓我沒花錢買到這個經驗,然而,我卻學到另一件事: 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就是被『催眠』出來的。馬卡龍明明就是大多數台灣人難以接受的甜度,還要被渲染成如此的美味,還要賣那麼貴,那麼稀奇,成為一種流行,還很少人敢站出來大聲的說:其實它真的很難吃!台灣人不太能像國外那樣吃甜,就我自己的經驗,美國人吃的甜度我就不能接受,而我在一般台灣人中還是重甜愛好者。 如果馬卡龍沒有受到過度渲染,我們頂多只是發現它是很甜的點心,就這樣而已,哪會有什麼失望的情緒呢?就像我不吃麻辣鍋,因為怕吃辣,我就只是知道麻辣鍋很辣而已,哪會去憤恨它這麼辣真是難吃死了?因為我沒有在心中對麻辣鍋抱有過高的幻想,所以後來發現事實上是自己難以接受的辣度,那就是接受它原來的樣子而已,哪會有其他疑惑? 可是馬卡龍帶來的疑惑卻好多!造成這個落差的原因在哪裡? 介紹馬卡龍的那些文字,只說它的口感和外觀和烘焙方法有多特別,都沒人形容它的甜度也同時破表,這很奇怪。就好像我也能形容苦瓜外觀可以白的晶瑩剔透,長相特殊,在眾多瓜果類中獨樹一格,有如鶴立雞群,輕易的脫穎而出,要是薄薄切片食用,看起來就似結凍的冰霜,能透光,顯出它的滋味妙不可言,說脆不是脆,說軟不是軟,無需咀嚼就彷彿能化在嘴裡,要是夏天冰鎮嚐來透心涼還會回甘,暑氣頓消。。。。。就是不說它是苦。 沒看過嚐過的外國人要是看了這些文字,鐵定也對苦瓜好奇的不得了。(以前我寫文案時專做這種事
馬卡龍,頂多就像有人愛吃蛋糕,有人愛吃布丁,它也沒有多特殊,只是一種法式甜點。就像以前在美國時看美國人愛吃甜甜圈,不但老是當早餐吃,還又沾糖漿又灑糖霜的吃,他們說好吃極了,但是東方胃的我實在無福在早餐消受。 以上只是甜食,能不能接受,一拍兩瞪眼。 社會的價值觀常常是媒體哄抬出來的,它真的那麼好嗎?真的那麼特別嗎?真的那麼高貴嗎? 那就像,一定要跟流行資訊走才是活的像真實的嗎? 一定要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才叫成功嗎?我自己還有哪些價值觀也是這樣被「輸入」了,卻不見到真實的樣貌? 幸好馬卡龍是食物,一吃就知道喜不喜歡。但如果是『金錢』『地位』『流行物質』『成就』『財產』『學經歷』等等的這些呢?要和社會所流行的價值觀劃上等號才是真的正確嗎? |
- Sep 05 Wed 2007 23:00
法式甜點馬卡龍的結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