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看好多版本,發現提拉米蘇要「無蛋」的版本真是不太多,我指的是連「手指餅乾」的部份也要無蛋,而不是奶醬不加生蛋黃而已,好多網友分享的食譜都說無蛋,細看才發現是「無生蛋」而已,並不是連蛋糕的部份也無蛋呀!(少一個字其實差很多)
我不但要全部無蛋,還要沒有吉利丁(明膠)也不加咖啡酒,也就是說,全部只能奶素啦!而常見的豆腐提拉米蘇的版本,一般也都含蛋含酒,看來只好自己動動腦了。本來看到一個配方用棉花糖來做~本想是好主意,但再多想幾分鐘,ㄟ~不對喔!棉花糖是用動物膠,所以是葷食呀~我也不能吃,比蛋還葷。。。。好家在沒差點衝去買材料。所以這個豆腐提拉米蘇,是真實的低脂奶素喔!還比想像中還好吃耶!
看來,去道場做點心還是會刺激出一些新意的,自己在家裡能吃蛋,都沒往這兒想~
以下的份量大約可以做這個小杯子(長這樣),10杯。如果沒有這種杯子,可以在家裡使用烤盤或是有深度的盤子做成一個或2個,成品是挖著吃也行。因為沒有使用能夠凝固的膠體(一般都用吉利丁),因此成品非常柔軟無法切塊成形的喔!(所以我才嚷嚷著要買小杯子嘛)
這是馬士卡彭起司,一盒500g。
材料:約10小杯
巧克力餅乾:低筋麵粉40g 糖粉30g 可可粉15g 奶油60g 水45g
起司豆腐餡:馬士卡彭起司200g 鮮奶油100g 盒裝嫩豆腐100g(去水份後的重量)
白砂糖45g 香草精1/4t 蜂蜜1T
咖啡水:即溶咖啡粉+熱水+糖
作法:
一開始先把豆腐取出,化成小塊狀,放在濾網上滴水。或是輕微加熱過後滴水會更快。
起司取出量好份量,加熱,使其軟化成軟膏狀。
1.先做餅乾的部份,作法和這裡一模一樣,但是這裡用的配方材料更簡單。簡單說起來,就是打發軟化的奶油+糖+水+低粉+可可粉成為的麵糊。
這是剛烤出來的餅乾,不是照片中這個份量喔!這是在道場做的大份量。直接吃就好好吃啊!只是不夠甜而已,是適合中間夾餡的餅乾,但這個餅乾是設計受潮之後會變軟的喔!像薄片蛋糕。看我擠那麼多圈圈,頭都暈了。
2.烤餅乾的時候,就來打餡料吧!方法很簡單,把豆腐餡的所有材料都打勻就好啦!不過我是分開打的,我先把鮮奶油打發,才加入起司,最後加入豆腐,看大家怎麼操作方便,這和你要清洗多少器具有點關係啦!重點是全體要打成下面這樣子就是了。
不過呢,假如豆腐的水份還是太多,全體就可能是液狀,要用倒的才能入模,那也沒關係,起司本身冰過後會稍微硬化,如果沒有超出起司的負荷度,是可以容忍些微水份的,但是太水的話就不行了,起司冰過後還是不能成形。(萬一真的冰過後不能成形怎麼辦?反正是放在小杯子裡,就挖著吃囉!像是起司奶醬巧克力旦糕糊)
3.之後來泡好咖啡水,就來組合了。先把餅乾泡入咖啡水中,馬上拿起來放在杯子最底部,之後擠上或是淋上一層起司糊。
照片中這一次比較膏狀,因此我使用擠花袋擠入,但是有做別次是太濕,因此是用湯匙舀入的。
4.之後再放上一片快速泡過咖啡水的餅乾,再擠上起司糊。
5.最後堆疊起來就是這樣子,上面再灑上防潮可可粉。
一定要冰過之後才吃喔!因為餅乾還會繼續吸收豆腐出的水而繼續變軟,最後會變成蛋糕狀,也因此,泡咖啡水時速度要快,不要吸飽了咖啡水,這樣子到時候吃起來就太濕了。其實餅乾本身有巧克力香,我覺得不泡咖啡水也是ok的啦!
不能離冷藏太久,退冰之後會軟化的喔!照片中這一份,我把多的餅乾都丟進去,所以挖起來餅乾比例才這麼高。
這一次是做100份,我把多的餅乾打碎,鋪在表層上,就可以不灑防潮可可粉啦!
看起來好像盆栽。
起司糊吃起來很香又很清爽喔!我覺得少量的蜂蜜真的提昇了香味!但是不要多到被吃出是蜂蜜香。全體主味是:奶香為主,加上一點豆腐香,還有分辨不出來的香草香和蜂蜜香,成為一種很特別的香味!
當然,還加上巧克力和一點點咖啡香,雖然是素食的提拉米蘇,但也有不輸給正版提拉米蘇的風味喔!(我覺得根本就獨立成另一種點心了)
後來嫌烤餅乾麻煩,又研究了簡易版的提拉米蘇配方,我覺得更加方便,大家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