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858婆婆每每在蠶豆盛產期時(4~5月間),都會陸續買生鮮的蠶豆來讓我自己煮。而我一直只認識蠶豆酥,見到新鮮的蠶豆還真有點兒陌生,只會把它煮熟了,或是和其他蔬菜共同炒食,多年以來,我實在很不愛生蠶豆那特殊的豆騷味兒,不過要不是婆婆買,我也絕不可能會認識新鮮的蠶豆,還查到它的蛋白質含量僅次於黃豆,而且也有多種良好的營養素。。。。新鮮蠶豆很容易腐壞,壞了之後豆騷味更濃,既使還沒壞,那氣味煮熟調味後也依然「健在」,於是一拿到新鮮豆子,我就馬上將它蒸熟放進冷凍庫裡冰存,等有空時再來想該拿它怎麼辦?

我一直希望吃素的朋友可以多吃來源不同的豆類,因為豆類是素食者主要的蛋白質來源,雖然黃豆製品已經取得很方便,營養也很夠,但我們還是可以多多涉獵其他蛋白質來源,才能擴展食物的種類,因為每一種食材都會有其特殊的營養素,並不是區分誰的營養含量高才要吃,而是不同的植物會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所以多方攝取才是王道。除了黃豆,我們一般也常吃綠豆和紅豆,除此之外的其他豆類,其實就沒那麼多吃了。因此即使我覺得蠶豆臭臭的,還是會想推薦給大家,偶爾看到它就吃吃看吧!(時節不對要找也找不到)

2010630161252734.jpg 這是還帶有薄殼的蠶豆,市場上賣的大多都去掉這一層皮了。如果是做蠶豆酥,就是連著這皮去油炸而成的。

剝了皮之後的蠶豆意外的很容易煮爛,我只蒸了一次,就幾乎可以爛成泥狀。

心裡打定主意以後不直接煮蠶豆啦!所以煮熟冷凍後是打算做成蠶豆麵條,或是蠶豆麵疙瘩,這一次做成麵疙瘩果然就淹蓋掉豆騷味,疙瘩口感也不差,還是高蛋白質呀!一餐就把一包蠶豆消滅掉了,實在是討厭蠶豆的主婦之福。

麵疙瘩材料:(2人份)

煮熟的蠶豆約200g(瀝乾水份)

中筋麵粉200g

水70~90g(看著辦加)

作法

IMG_1828把蒸過的蠶豆退冰後,輕鬆就能搗成泥狀,青綠色的,一種溫柔的綠。

IMG_1829把麵粉都倒入,先用飯匙來攪拌,因為我不太喜歡麵粉沾水的濕黏感,因此這個階段使用飯匙來攪拌,就能避免雙手的泥巴感,一邊慢慢攪拌,一邊慢慢的少量加水進去,一直到大約成團狀,就可以伸手下去玩麵團了。

IMG_1830太乾則加水,太濕則加麵粉,將麵團揉成圓球狀就好了。因為大家蒸熟豆子泥所含的水份不一,因此最後加多少水是沒有一個定量的,以麵團能成球狀來當做標準。這時候麵團摸起來雖然能成球,但是還是有些濕黏,不是乾麵團喔!因為麵團的水份含量和麵疙瘩的口感會有點差別,乾麵團疙瘩吃起來會比較彈牙,濕麵團就比較不費力。當然你也可以加很多水做成濕麵糊,但我通常喜歡有咬勁的疙瘩,因此在這個網站裡,所有的麵疙瘩都是以麵團形式來製作的。

做好的麵團就靜置約20分鐘。這時間完全不浪費,剛好準備來做疙瘩湯頭吧!因為是簡單的一餐,所以定位為「清冰箱」專用(其實冷凍蠶豆也是該清掉了),接下來就是冰箱裡有啥就做啥。

 

簡易番茄紅燒湯頭

材料:

番茄一大個(其實放到快爛了)

青蔥(菜販送了一大把乾了快一半)

薑片(已經扁掉長皺紋的嫩薑)

紅蘿蔔 (剩下1/3一直沒用完)

玉米 一支(外皮都放到黃了)

皮酥,或是乾燥無調味的素肉片

調味:醬油,味霖(或是糖),八角

 

IMG_1833

 

IMG_1837這是皮酥。通常都買回一次洗過又煮好,切成小片狀後分袋冷凍起來慢慢吃。內含油脂,處理起來不太方便,因此都一次忙完冷凍保存。也可以用乾素肉片取代。只是皮酥是炸物,煮起來會比較香。

作法:

IMG_1838先爆香薑片和青蔥。

 

IMG_1839再加入番茄。翻炒一陣子後,倒入醬油和味霖,一開始不要太多,之後會微調。最後倒入水和八角。

IMG_1843所有材料都放進去煮,水開之後試味道,以醬油和鹽巴來做調整。八角大約2~3粒。

 

之後因為要雙手並用,所以無法拍照。湯煮開之後,麵團也差不多醒好了,就左手拿麵團,右手摘麵團,摘下一小撮,約一口大小丟入滾湯裡。全部都丟進去後,再適量加水,煮開到疙瘩都熟就可以熄火上桌了。疙瘩小塊一點才熟得快喔!這種麵團式的疙瘩,不會使湯汁混濁,如果是麵糊式的疙瘩,湯汁就容易混濁。端看各位喜歡哪一種。

 

IMG_1855奇形怪狀的蠶豆麵疙瘩,搭配紅燒湯頭,完全吃不出豆騷味啦!含有大量豆泥的麵團,吃起來柔軟也不會太過有嚼勁,而且淡淡的綠色也好看。

 IMG_1850  夏天時適合吃這樣很簡單的湯麵疙瘩,湯湯水水飽的很舒服,煮好後我先把疙瘩和湯料都撈出放到湯碗裡放涼,約10分鐘,之後才淋湯上桌,這樣子夏天吃就不會太燙了。

冬天時也適合,煮好後直接熱熱的呼上一碗,身體都暖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山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