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707自從吃素之後,要吃到「餡餅」還真不容易找到,懷念小時候的葷食餡餅風味,只好自己動手做啦!又加上看美食節目看到在做豆腐餡餅,突然被不知名的什麼東西「電」了一下,然後就著手收集材料,實現那個「電」到的畫面。

   這是第一次做餡餅,我對中式麵食不太熟悉,還有很多改良空間,例如,我的餡料調味太清淡,要加醬油才夠鹹。以及餅皮桿的太厚,所以餅吃起來很有嚼勁~(嘴酸)不過這都是下次改良就好的問題,整體的成功性還是很高,一點也沒有熄滅下次再做一次的動力。(意思就是太失敗就沒下次了)

可是啊~我沒有計量材料的份量,也沒有每項都秤重記錄,所以只能介紹比例給大家參考。

材料:

內餡部分:

板豆腐(或是豆干碎、油豆腐碎混合也可以)--3~4塊切小丁,瀝乾水份

高麗菜--1/6個高麗菜切末,用鹽醃個10分鐘後,洗掉鹽份,瀝乾

木耳乾--少量泡開,切末

竹筍--1支煮熟的鮮筍隨意切末(看季節而定,沒有沒關係)

冬粉--2~3把,泡開,切碎

調味料:醬油,鹽,白胡椒粉

(改良版建議:多加乾香菇或是素火腿碎一起爆香可以增加風味)

外皮部分:約13~15個 (吃不完可以冰起來或冷凍起來)(成人一餐約3個就很飽)

中筋麵粉400

低筋麵粉200

香油約10cc

熱水300cc

冷水100cc(不一定,要看著辦加)

作法:

IMG_1687板豆腐小小丁,用一點油乾炒到香,顏色會有點焦黃色。灑點鹽巴和多一點的白胡椒粉。

IMG_1690筍末+乾木耳碎+碎粉絲一起用一點油炒香,加醬油調味。不留湯汁狀。

IMG_1691洗過也擠乾水份的鹽醃高麗菜碎。

IMG_1695  上面所有材料全部倒在一起乾炒,可以試吃鹹味是否恰當?之後盛起放涼。

麵皮作法:

使用燙麵來做油煎的麵皮才會好吃。量好300cc的水煮開後就熄火(水溫在80度~100度之間都可以),慢慢倒入量好的全體麵粉中(香油也一起進去),小心燙手,之後攪拌成麵團,但是水份一定會不夠,不夠的部份加的是室溫的冷水,調整成一個不黏手的麵團狀,一開始很黏手是正常的。這裡的冷水量很不一定,所以我用麵包機攪拌,守在旁邊看著辦加。

不需要特別攪打麵團,只要能成為麵團就可以了。之後蓋上毛巾靜置半小時,這過程很重要喔!靜置好的麵團看起來會亮亮的!

IMG_1699生手處理的麵團不算很美,但是靜置後真的會亮亮的。麵團也會變得很細緻。

 

IMG_1700之後將麵團分割成13~15個小球,試做一個,看你喜歡的餅要多大?把它桿平,記得薄一點,不然會吃的嘴巴酸。

IMG_1701因為我做的有點兒大,因此無法用雙手來包(也沒技巧),因此就平放桌上來包。

IMG_1702餡料很多,這樣子包就比較簡單了。

IMG_1703分解動作,要黏好不能有洞喔。

IMG_1704最後像一個包子。

IMG_1705把「包子」翻面,輕輕的壓扁它就好了。

IMG_1709使用平底鍋加蓋,不要太多油喔,一開始中火後來小火,慢慢把兩面都乾煎成金黃色,餅不要做太厚,太厚也不好煎。

IMG_1717你看我的皮做得太厚了,吃的好累!上桌的餅超香,一餐吃上2~3個就大碗滿意了~ 

內餡的調味法很多,我下次要用紅蔥頭來爆香!但因為不是包水餃,所以不要切的太碎,保有一點口感很不錯!如果有加乾香菇或是素火腿,味道會更搶眼。

明明加了不少的白胡椒粉,沒想到都吃不出來~原來要加那麼多才煎得出味道啊!

最後,做餅的技巧沒別的,就是多做多練習,每做一次會累積一些經驗,就會做的又快又順手,我包到最後一個才覺得有抓到感覺,皮也能桿的比較均勻了,不然很容易厚薄不一。「包子」的捏合處要注意不要黏的很大陀皮,這樣子那裡就會變很厚,不但不好煎透,還很不好咬,這有關乎「包合」的技巧,而包合技巧實在別無其他,就是多練習而已!所以「練習」和成品的完美度真是環環相扣啊!人家外面外賣的餅,師傅一天包幾百個,難怪個個都那麼完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山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